
提到第三代试管婴儿(PGT),很多人把它当成 “优生万能钥匙”,觉得只要做了就能百分百避免胎儿缺陷。但真相是:PGT 并非适合所有人,盲目使用还可能陷入过度医疗!今天就带你读懂这项技术的真正适应症和使用边界。


有染色体异常史的家庭:夫妻一方或家族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、倒位等结构异常,自然受孕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极高。比如,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,每次怀孕胎儿染色体正常概率仅 1/18,PGT 可大幅降低风险。
高龄备孕夫妻:女性 38 岁后,卵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超过 60%,导致胎停、流产或胎儿畸形。PGT 能筛选出染色体数目正常的胚胎,显著提升活产率。研究显示,40 岁女性使用 PGT 后,流产率从 50% 降至 20%。
反复流产 / 试管失败人群:排除子宫、免疫等因素后,若经历 2 次以上自然流产或试管不着床,很可能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。PGT 能揪出 “隐形问题胚胎”,避免反复试错。


技术类型 | 全称 | 检测重点 | 适合人群 |
---|---|---|---|
PGT-A | |||
PGT-M |


降低胚胎可用率:检测需从胚胎提取细胞,可能对胚胎造成损伤,导致可移植胚胎数量减少。
过度医疗风险:部分健康夫妻为 “求保险” 盲目选择,不仅多花 3-5 万元检测费,还可能错过最佳受孕时机。
检测盲区:PGT 无法排查所有疾病,比如孕期才出现的胎儿结构异常,仍需通过产检进一步筛查。


是否有明确适应症:先做夫妻双方染色体、基因检测,确认存在高风险再考虑;
结合经济成本:PGT 费用占试管总开支 20%-30%,需评估家庭经济承受能力;
听专业建议:和生殖医生充分沟通,制定个性化方案,别轻信非正规机构的 “诱导宣传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