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备孕姐妹都有这样的困惑:检查单子堆了一沓,输卵管通、卵子好、精子也正常,可就是怀不上;或者好不容易怀上,又莫名其妙流产;做试管移植,优质胚胎放进去也 “不着床”。问题到底出在哪?最新的专家共识揭开了一个隐秘的原因 —— 慢性子宫内膜炎,这个藏在子宫内膜里的 “小麻烦”,可能就是很多人备孕路上的 “绊脚石”。

 

1

它很常见,只是太低调

图片
图片

慢性子宫内膜炎就像个 “隐形人”,没什么明显症状(少数人可能小腹隐痛、分泌物稍多),但在难孕人群中却很常见:

  • 不明原因不孕
    :约 26.38% 的人有慢性子宫内膜炎(差不多每 4 人中就有 1 个);
  • 反复移植失败
    :比例更高,达 36.32%(每 3 人中就有 1 个);
  • 反复妊娠丢失
    :约 29.9% 的人受它影响(每 3-4 人中就有 1 个)。

 

这组数据来自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等权威机构的专家共识,是对大量研究的总结,说明它绝非 “罕见病”,而是很多人备孕失败的 “幕后推手”。

 

 

2

为啥它会让怀孕变难?

图片

子宫内膜是胚胎着床的 “土壤”,慢性子宫内膜炎就像 “土壤里长了虫子”,把好好的环境搅得一团糟:

 

1. 宫腔菌群 “乱了套”

健康的子宫腔里,“好菌”(乳酸菌)占主导,但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宫腔里,“坏菌”(大肠杆菌、肠球菌等)占了近 60%,“好菌” 却少得可怜。

  • 这些 “坏菌” 会搞破坏,让子宫内膜发炎、受损;
  • 还会打乱局部代谢(比如精氨酸、视黄醇代谢异常),让 “土壤” 失去营养。

 

图片

2. 免疫系统 “疯了”

正常情况下,子宫内膜的免疫系统会 “温柔” 地保护胚胎,而慢性炎症会让免疫系统 “失控”:

  • “防御部队”(巨噬细胞)变成 “激进派”,疯狂释放炎症信号,攻击一切外来物(包括胚胎);
  • 本应保护胚胎的免疫细胞(如 uNK 细胞、Treg 细胞)数量减少,抗炎能力下降;
  • 整个子宫环境变成 “敌对区”,胚胎根本没法 “扎根”。

 

3. 还会和其他问题 “狼狈为奸”

它常和子宫内膜息肉、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起出现,互相 “帮凶”:

  • 有息肉的女性,51% 同时有慢性子宫内膜炎,风险是普通人的 3 倍;
  • 内异症患者中,53% 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,风险高出 3 倍。
    它们联手让 “土壤” 更差,怀孕更难。

 

 

3

怎么发现这个 “隐形敌人”?

图片

因为它太 “低调”,很多人是在排查不孕原因时才发现的。确诊主要靠这两种方法:

  • 宫腔镜检查
    :能直接看到子宫内膜的 “草莓征”(泛红、小白点)、充血、小息肉等炎症迹象,漏诊率极低(仅 1.2%);
  • 病理活检
    :取一点内膜组织,在显微镜下找 “浆细胞”(炎症的 “证据”),需要特殊染色(CD138/MUM1)才能看清。

 

专家共识建议,不明原因不孕、反复移植失败、反复流产的姐妹,都该做这两项检查,别让它 “躲” 过去。

 

 

4

慢性子宫内膜炎能治好嘛

图片
图片

慢性子宫内膜炎不是 “绝症”,规范治疗后,很多人能顺利怀孕:

  • 核心治疗
    :口服抗生素,疗程通常 14 天,严重的可能需要 2-3 个疗程;
  • 一定要复查
    :治愈后必须再做宫腔镜 + 活检确认炎症消退,才能备孕或移植。研究显示,治愈后再移植,成功率是未治愈者的 3-6 倍!

 

辅助治疗(如调节免疫、富血小板血浆灌注等)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,但抗生素是 “主力军”,别轻信偏方。

 

 

5

别让 “小炎症” 挡了好孕

图片

如果你正经历不明原因不孕、反复流产或移植失败,别再只盯着卵子、精子 —— 查查子宫内膜吧,可能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在捣乱。

 

它虽然隐蔽,但可防可治:做个宫腔镜 + 活检,确诊后规范用抗生素,治好再备孕。记住,“土壤” 好了,胚胎才能顺利 “扎根”。备孕路上的每一个 “小障碍”,只要发现了,就有解决的办法,别灰心!